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读《竺可桢日记》

浏览量:33下载量: 0
作者:
段怀清
出版日期:
2001-11-20
正文快照:
—、缘起,几次与他相遇,都因为他的专业,以及他那种不事张扬的个性,而让他从我的视线当中匆匆掠过,留下的,只是一个亮眼却未能久住的记忆。直到我把他所属的那一代人物几乎一一考察完毕,才在他应该占据的位置上,充分地感觉到他的意义。大概十年前,读《胡适留学日记》,注意到20世纪初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留学的中国学生当中,曾经组织过一个泛美中国留学生专事科学的组织,这就是中国科学社。因为这次阅读,我也记住了一个名字,那就是竺可桢,当时他还是哈佛大学一名气象学专业的学生。五年前,我读《吴宓诗集》,以及后来的《吴宓自编年谱》和《吴宓日记》,在有关吴宓留学以及返国后在东南大学任教的一段记载中(1922年一1924年),再次看到了这个名字——竺可桢,那时他是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的主任教授。两年前,我从上海来到杭州,成了浙江大学的一名教师。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在浙江大学人眼里,似乎也就无异于蔡元培与北大、张伯苓与南开、梅贻琦与清华。而我所感兴趣的是,与同时代那些处于知识分子领袖地位的一群相比,竺可桢的意义和独特之处究竟何在。
期次:
第81期
版次:
4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