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浙大“种子”在武义山区开花

浏览量:31下载量: 0
作者:
周关河
出版日期:
2001-11-30
正文快照:
本报讯收获季节喜事多。这几天,武义县新宅镇宣武办事处矿洪村的周方法正在结算四季豆的收成:同样是1.5亩地,今年比去年多收了1000多元钱,亩收入达到4600元。周方法说:“这多亏了浙大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用不用科技真是不一样。”据统计,该镇高山蔬菜种博户今年收入普遍好于往年。全镇高山蔬菜6000余亩,平均亩产值2000-3000元,总产值超过1200余万元。其中四季豆的收入最好,多数农户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收入最高的农户亩收入达7000-8000元。.当地农民说:“种一年四季豆抵得上种十年粮食,种田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日前,省委副书记周国富、副省长章猛进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浙江大学扶持新宅镇开发高山蔬菜、山地放养土鸡,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做法,认为可在全省各地推广。我校与该县原宣武乡于去年下半年结成扶贫对子后,以扶贫项目为抓手,发挥学校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综合优势,给山区群众送去新品种、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了山区群众文化素质、市场意识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了山区发展经济的造血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次:
第82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