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记忆我们校园的文化图景———读《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有感

浏览量:19下载量: 0
出版日期:
2009-04-24
正文快照:
文化记忆是“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重新使用的全部文字材料、图片和礼仪仪式的总和。通过对它们的‘呵护’,每个社会和每个时代巩固和传达着自己的自我形象。它是一种集体使用的,主要(但不仅仅)涉及过去的知识,一个群体的认同性和独特性的意识就依靠这种知识。”过去的许多方面,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决定;经验是可以跨代传递的,这种传递一直延续到儿孙们的神经处理过程的生物化学中去;过去未能如愿的未来希望,可能会突然和出人意外地具有行为指导作用和历史威力。上面引用的语句摘自于德国汉诺威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哈拉尔德·韦尔策主编的《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一书。这本书也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宣传部读书会正式成立以来读的第一批书。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知识创造、利用、传承和播迁的专门化组织,无疑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社会记忆”。作为浙大人,无论是莘莘的学子,还是谆谆的学者,我们应当如何去理解那些已经永远刻在历史深处的历史记忆,还有那些即将形成或者正在消失的历史记忆?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可见,记住或者保存这些历史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涉修养,更加重要的是关涉责任与使命。我们常常发现,历史在我们最不经意处,正悄悄地为我们打开智慧的天窗,为我们指明通向成功的方向。它虽然是精神的,但是却能随时随地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期次:
第321期
版次:
4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