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彰显名校师生风采———浙江大学支援灾区重建工作走笔

浏览量:30下载量: 0
作者:
鲁平
出版日期:
2009-05-15
正文快照:
这一年,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这一年,我们用真情凝结关爱。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浙大师生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智力优势,凝聚各方力量,以多种形式服务支援灾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师生支教,心理援助显身手2008年6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派出了“5·12”大地震后全国第一支支教团,其中我校教育学院马建青、基建处林忠元、理学院徐青、管理学院沈燎、建筑工程学院王东辉、建筑设计院赵彤和卿海全7位教师也在其中。我校马建青教授担任了浙江支教团团长、临时党总支书记兼心理援助队队长,率领83人组成的支教团克服了种种困难,在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心理援助、教育重建工作。在灾区,马建青和队员们以讲座、班级心理活动、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多种形式对灾区师生以及遇难学生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他们在青川中学广外教学部建立“青川阳光室”,亲切地与师生们交流,开展心理服务。当看到灾区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材时,马老师通过努力,在浙大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为灾区教师送去了价值2.4万元的《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800本。马建青还主编了《浙江支教团风采》刊物,及时交流支教团工作,留下了11.6万字的抗震救灾珍贵资料。灾区援助回来后,马建青教授依然牵挂着灾区的情况,与那里的师生经常保持联系,并积极开展震后心理援助的研究,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震后心理援助”。
期次:
第324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