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后勤社会化使学生公寓建设提速,一万三千学子喜迁紫金港学生村

浏览量:43下载量: 0
作者:
周华
出版日期:
2002-10-20
正文快照:
本报讯10月14日,落成不久的紫金港校区学生村彩旗飘扬,喜迎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余名新生。此前,6300多名二年级学生已于10月6日首批入住学生村。紫金港校区学生村为省重点工程,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6万方,由24幢学生公寓和1幢综合楼组成,能容纳学生13000人。以一期工程的投入使用为标志,学校学生公寓建设在三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以前,和当时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浙江大学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采取的是由学校包下来的办法,这不仅挤占了学校的有限资源,学生的住宿条件也长期得不到改善,到1999年本科生基本都还住着8人间。2000年初,按照“成建制、带资源、整体剥离”的思路,学校将承担学生公寓管理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剥离校机关,改制为浙江大学新宇集团。三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新宇集团筹集、投入资金近42亿元,开发建设了新型学生公寓31万平方米,改造装修了旧学生宿舍13万平方米。三年中学校新建、改造的学生公寓总面积已超过历年来建造、改造的公寓面积总和,目前,新建公寓面积已占学校全部学生公寓面积的74%,大多数浙大学生已享受到4人一间公寓的标准,这些指标在全国高校中都名列前茅。在紫金港校区学生村,4人一间的学生公寓有独立的阳台、卫生间,电话、网络和有线电视接口配置齐全,组合式的多功能家具美观大方。学生村还引进了供热系统,学生在公寓内24小时都能用上热水。学生村内理发、洗衣、维修、邮政、银行等生活服务设施也是一应俱全,学生村内五大学园均设立了学生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等文体设施。优良的软硬件为学子们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期次:
第103期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