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素质教育的新视野:本科生导师制——访学工部部长胡礼祥

浏览量:25下载量: 0
作者:
(任向红)
出版日期:
2002-10-30
正文快照: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校本学期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导师制将重点在紫金港校区2002级新生中推行,而其它高年级的院系也将根据自己院系的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尤其对大一新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理性概念,那么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究竟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模式呢?带着种种问题我们采访了学生工作部胡礼详部长。记者: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在我们学校的农学院等已经有过先例,但是很多同学尤其是导师制推行的重点对象2002级新生对它还是有朦胧的感觉,您能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学校要下如此大的力气力推本科生导师制吗?胡部长: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势在必行,它的推行无疑是加强本科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本科生导师制,首先给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教授的机会,使本科新生一入学就能接受高层次教授面对面的指导。另外,今年的大一新生将更大程度的推行学分制,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宽泛的选课和专业选择的自由度,而刚由高中那种高束缚模式转变到这种充分自由的环境中的大一新生,无论是在思想理念学习方法和日常生活中,都迫切地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再次,现在的新生到了大三后将搬离新校区,回到各自的学院去,而导师恰好是学生与学院相互了解的桥梁。总之,本科生导师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素质教育。记者:本科生导师制在推行过程中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呢?胡部长:不同学院将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不同特色的导师制,学校倡导以不同层次的老师组成导师组,发挥不同年龄资力等导师的作用。
期次:
第104期
版次:
2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