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易亘古之纵横,纺世纪之经纬——探访浙江大学数码纺织新技术

浏览量:34下载量: 0
出版日期:
2002-12-30
正文快照:
今年下半年,浙江大学两次迎来国际贵宾,广受学界内外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8月16日,“轮椅上的科学大师”、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这里为公众作题为《膜的新世界》的演讲:10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到来,接受浙江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有一个细节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浙江大学送给这两位贵客的礼物,都是一种如彩色照片般逼真、鲜艳的丝织画,画面分别是“霍金在杭州西湖”和“安南在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新闻办公室主任徐有智说,当时学校之所以选择这份礼物,不仅因为它代表了杭州“丝绸之乡”的特色,更因为这是采用浙江大学首家研发的数码丝织技术制成的,很有纪念意义。负责设计、制作这两幅数码丝织画的韩容副教授,仍记得当时赶制这两件特殊礼物时的情形。以数码丝织手段再现彩色照片的效果,技术难度极高,在国际上也是创新成果,特别是做人像画,人物脸部需要有细腻的明暗对比、生动的表情,还原丰富的色彩和立体感;而这一切都依靠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红、黄、蓝、绿、黑、白等有限的几种丝线,经纬交织,点阵交错,表达上万种色彩层次。为了取得最佳的表现效果,韩容在电脑上反复计算、调整,在织机上几次试验、修正。
期次:
第110期
版次:
3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