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我校开发的新型镀膜玻璃技术效益显著

浏览量:27下载量: 0
作者:
单泠
出版日期:
2003-02-28
正文快照:
本报讯浙江大学一项采用纳米材料在玻璃制造过程中生成表层薄膜,从而达到玻璃深加工目的镀膜玻璃生产新技术在一年的试运行中,为山东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产值2.4亿,新增利税6000万元。1月11日,省科技厅召开鉴定会,由干福熹院士任组长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功开发的新型节能镀膜玻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镀膜玻璃按其功能主要分为低辐射镀膜玻璃和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前者常用于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和汽车的抗霜冻玻璃;后者因对光有较高的反射和吸收,非常适用于光照时间长的炎热地区的建筑物门窗和幕墙。中国的玻璃产量占全球的25%,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玻璃进口国,原因在于中国大部分玻璃生产企业的工艺落后,无法进行玻璃深加工,大量市场急需的镀膜玻璃长期依靠进口。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以韩高荣教授为负责人的项目组自1983年起开始研究硅系薄膜材料,并于1996年在长期研究纳米硅的基础上开始了纳米硅镀膜玻璃的研究工作。该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对“无光污染节能镀膜玻璃”的设计、性能及制备机理、工艺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期次:
第112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