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祖国的振兴是我共同的使命——43届校友与在校学子谈浙大侧记

浏览量:26下载量: 0
作者:
陆兴华
出版日期:
2003-04-10
正文快照:
60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如今已是耄耋老人,而当年西迁路上的流亡大学,今天也在西子湖畔迎来了她106周岁的生日。60年过去了,当年的学子始终没有忘却师长的教诲,始终秉承着求是学人的优良传统,也始终关注母校的建设和发展。4月8日下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午后,26位43届的老学年不顾年迈,从大洋彼岸、从祖国各地赶赴母校,参加母校的生日庆典,并与在校学子共话浙大的历史,畅想浙大的未来。西迁,是浙大106年办学史上艰难的一页。从天目山、江西、湖南到贵州,浙大人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飞机大炮下,经历了流亡的岁月。吴士宣、黄孝述、俞承业学长回忆起西迁的经历,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历历在目。吴士宣在大学路的校区里只呆了两个星期,学校就搬到了天目山的一个古庙,两个月后,又翻过天目山,赶到江西吉安,1939年秋天,他们冒着遭飞机轰炸的危险,经过了4天的步行,终于来到了遵义。那时候上课用的课桌、凳子都是木板条,用的是油灯,吃的是水煮青菜,睡的是木头床,还经常要遭臭虫的罪。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的活动还是很多,参加黑白文艺社,参加歌咏队,帮农民家干活,抗日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期次:
第116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