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人造卫星”侦察消化道病变附属一院首次引进胶囊式内境应用于临床

浏览量:25下载量: 0
作者:
王其玲
出版日期:
2003-06-20
正文快照:
本报讯对于宇宙中人类无法到达的未知领域,科学家通过发射“人造卫星”去探测究竟;而对于人体消化道这样一条漫长且“地形复杂”的食物通道来说,胶囊式内镜仿佛是一颗微型“人造卫星”,可为医生发送患者整个消化道的清晰图像,为消化道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我校附属一院消化内科日前在我省首次引进了胶囊式内镜并应用于临床。胶囊式内镜外形、大小和普通的抗生素胶囊相似,内部却如同一台高科技摄像机,能以每秒钟拍摄2幅照片的速度连续工作8小时。患者吞下这种胶囊后,胶囊经食道自行蠕动进入胃、小肠、大肠,最后完整排出。在此过程中,胶囊摄像机可同步拍摄食道、胃、小肠、大肠的动态照片,并将所拍摄的图像传送到佩带在惠者腰部的数据记录仪中,医生在视频监视器上观看图像获得诊断资料。据介绍,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疾病曾让许多患者饱尝胃镜、肠镜检查之苦,胶囊式内镜可以检查患者的全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为甯规检查无法诊断的肠源性疾病提供了新方法。检查过程安全无痛、无伤害;胶囊一次性使用,没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适用于小肠肿瘤、息肉、炎症等小肠病变、消化道出血、血管畸形及各种原囱不明的消化道疾病。
期次:
第123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