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我们的精神家园

浏览量:50下载量: 0
作者:
赵庸
出版日期:
2003-11-30
正文快照:
大学四年流水而过。原本站在四年的尾巴上,感慨的大多是时光匆匆,很少有人会探问自己,在校园里究竟得到了些什么。我也一样,如果不是恰值古典文献专业二十华诞,也许我不会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与她朝夕相处的这些日子竟惠赠给我们如此之丰。还记得当初朋友问我报读了什么专业,我如实相告,朋友像吃了一惊。我清楚他的意思a如今的社会意识里,但凡与“古”沾上星点关系的,多半会被认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当,似乎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便要哀乐两忘,踽踽独行。果真如此吗?我推开这扇门。倏忽之间,专也课的学习已成往事。不知为何,此时回想起来,即使只是几个月前的课程,我都觉得离得太远,想把它们追回来,重温一遍。我是个心驰旁蛰的学生,竟也得到意外的眷顾,体味到额外的乐趣。文字学,借着“无”字的初文,我似乎看到先民蹈足而舞;音韵学,应着抑扬的古韵吟哦,我击节而附;训诂学,拈着风格各异的词语,我不禁浮想联翩。
期次:
第133期
版次:
5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