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白血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校肿瘤研究所成功克隆出白血病新病毒基因

浏览量:45下载量: 0
作者:
陈茂梁、余宁宁
出版日期:
2000-10-15
正文快照:
本报讯全球首次成功克隆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4种常见白血新病毒基因的我校肿瘤研究所徐荣臻博士,日前会见记者时说:“该研究成功申请国际专利后,我们将公布白血病新病毒基因的序列,以尽早研制出治疗白血病的特效药。”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据有关资料显示,急性白血病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仍不到20%。因此,尽快探明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是当今白血病研究领域中急待解决的国际性难题。我校肿瘤研究所徐荣臻研究小组,在著名肿瘤学专家郑树教授指导下,从1991年起开展这项专题研究。1996年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证实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含有在此前未知的新病毒基因。目前,徐荣臻博士等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克隆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4种常见白血病的病毒基因。同时还证实,这些病毒为特殊的肿瘤病毒,在白血病细胞中呈特异性表达,即与白血病发病密切相关。医学专家们认为,若病毒病因学一旦得到证实,人类白血病不仅有可能应用抗病毒疫苗得到预防,而且在治疗的的策略上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目前应用化疗杀细胞转为抗病毒治疗,从而彻底根治白血病。上述研究成果今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91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一亮相,即引起同行专家的强烈反响,36岁的徐博士也因此获得该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荣誉奖。据介绍,研究小组目前在继续分离、克隆其余数种白血病新病毒基因,并逐步揭开这些新病基因是如何导致白血病发病的“谜底”。该项研究成果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期次:
第54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