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新世纪香港

浏览量:33下载量: 0
作者:
叶飞
出版日期:
2000-10-15
正文快照:
1997年香港在全世界的注目下,重回祖国的怀抱。回归之日,我还是一名远在黄土高原的高中生,时至三年后,我已成为大学赴港交流团的?员。初次踏上这片'圭地,一种莫名的情感涌上心头;同一蓝天下,携手共远航。一国两制,香港在回归后经济发展平稳渐进,仍然保持国际大都市的地位,而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与输入才真正使其经济持续强劲。也正是得益于此,两岸高-等院校,文化团体进行了广泛交流,使得香港文化教育领域全力迈进。良好的氛围促成了2000年浙江大学赴港交流之行。在香港6天的学习,生活和访问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香港人的文化理念。第一是社会的理念,自然溢于每个港人的言表,非常强烈,是一种涵盖很广的感觉,我把它归为“认真”二字。不错,很简单的两个字,渗透于香港人学习、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从接到的日程计划表,到CAC负责人的讲座,甚至到普通的工作职员都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力为求做得更好,是他们不变的信条。诚挚、周到,除给你宾至如归的感觉外,带给你的是一份充实和振奋的力量。其次,我发祝香港人的速度很快,快节奏、高效率皆可形容它。哪怕点滴时间的浪费都被认为是可耻的,时间观念深入人心,日程表上是定点定分的,刚走进教室,教授已把一切多媒体教材准备就绪,走路的速度像小跑,初来乍到,我们还真不适应,不过不需多日,我们也跟着“跑”起来。香港人承担着很大的生活压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除了拼搏,别无选择。他们可以在谈判、会议、接待等等工作场合精神饱满,但在公交车上却是一张张熟睡的脸。作为校际交流,我们当然要识香港大学的庐山真面目。漫步理大校园,学生会热火朝天准备迎新,工业中心机器声轰鸣,图书馆门前来往匆匆,感受到一种生机、一种开创、一种进取的力量,催人奋进,永远向上。自主、创新、活跃、实践是每个理大学生共同的特质,灵活的求学制度,完善的管理体制,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的发挥机会,教授广博的知识,开放的引导,谦虚的作风使每个学生得到因材施教的机会。6天的访问结束了,我满怀收获踏上返程的路。一次行程,一路思考,我想我学到的应该是一种创新的思维、一种开拓的胆识,将它融于我今后的学习中,用到我工作的岗位上。
期次:
第54期
版次:
3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