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数学系刘祥官教授领导课题组潜心研究,“高炉专家系统”成功实现高炉炼铁智能控制

浏览量:53下载量: 0
作者:
洪一新
出版日期:
2002-06-20
正文快照:
本报讯由浙江大学和山东莱芜钢铁集团公司合作完成的“莱钢750m3高炉智能控制专家系统”项目在山东莱钢的应用获得成功。日前在莱钢举行的鉴定会上,冶炼、自动化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数学等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致认为,它的成功为我国中型以上高炉的信息化改造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提供了示范。鉴定会上专家们肯定了该项成果实现了炼铁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实现了专家系统在操作控制、技术分析和管理决策上的“三位一体”应用。该项目所建立的智能控制模型具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实现了在信息网络化与工艺参数系统优化基础上的炉温控制智能化,对于实现炼铁过程的多目标优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被专家们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按照控制论寻求最佳状态下智能控制模型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炉炼铁自动化是钢铁冶金自动化领域中的国际难题。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刘祥官教授领导的系统优化技术研究所,在浙江省科委和学校的支持下,8年来与钢铁企业密切合作,努力开发高炉专家系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1996年完成“杭钢1号高炉炼铁优化操作计算机系统”,1999年完成“高炉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350m3高炉上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得浙江省二等奖与山东省三等奖。1999年“高炉炼铁优化专家系统”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浙江大学成为技术依托单位。2001年该顼成果又成功地推广应用到山西新临钢380m3高炉和山东莱钢750m3高炉上,并且取得控制理论应用上的开拓性成果和新的经济效益。几年来,仅计算济钢、新临钢和莱钢3座高炉的新增利税就达到5000多万元。
期次:
第98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