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在校刊当记者的那些日子

浏览量:28下载量: 0
出版日期:
2010-04-16
正文快照:
到去年7月,我离开求是园整整20年!这20年来,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在路上——一名文科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纪事》(古吴轩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这本书就是对我20年职业生涯的一个小结。寻根溯源,我的新闻梦正是从当《浙江大学》校刊记者开始的,在这里我学到了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得到了新闻采写的实践经验,校刊编辑室的各位老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在曾经和今后的岁月中,我永远记着这些名字:李曙白,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他的《我愿你》一诗,被我恭恭敬敬抄写后,放在办公桌玻璃台板下10多年,一个充满诗意却又生性淡泊的好人;任少波,年纪不大,原是土木系学生,从做学生时当校刊通讯员,到留校当校刊编辑,自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常常从他那里领到采访任务,也尝到基本的新闻采写方法,什么“倒金字塔”,如何做标题、写导语;徐慧民,一个十分注重仪表,个性幽默的中年人;单泠(笔名张候湿泠)是负责管理学生记者和通讯员的老师,她带着大伙一起外出活动,总是让每一个人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所以每一次活动之后,大家都期盼着下一次。还有徐有智老师、卢绍庆老师,每一次碰到,总会热情打招呼,询问学习和工作情况。
期次:
第359期
版次:
4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