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浙大西迁过程中的导师制

浏览量:56下载量: 0
出版日期:
2010-04-23
正文快照:
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竺可桢从前任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手中接过的一个动荡的办学局面刚刚得以安宁,旋即又面临一个更加难以预测并且日益艰险的办学环境。“八·一三”事变后日军重兵进攻上海,次日又首次轰炸杭州,战争的紧张气氛笼罩在浙大校园。在战争与动荡中怎样培养振兴国家、民族有用的“领袖人才”?这个问题引起校长竺可桢的深深忧虑。他希望通过导师制的施行,使大学生在这困难严重的时候能够明了自己的责任,充当社会的领袖,成为社会的砥柱。鉴于当时教育制度下的师生关系疏远的事实,1936年5月18日,竺可桢作新校长宣誓后认为,教师下课后与学生就再没有关系,也不和学生见面,这种只注重知识传授不重视人格熏陶的“教”而不“训”的教育制度,应该尽快改变。他强调,国难当前我们应该学习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经验,大学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教”,也要注重“训”,实行训教一致的教育制度。
期次:
第360期
版次:
4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