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组织『四支队伍』育才以德为先,浙江大学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浏览量:36下载量: 0
出版日期:
2006-06-23
正文快照:
本报讯16700多名在校研究生,其中5700多名是博士研究生。面对如此高水平知识结构的群体,学校该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浙江大学以“育才以德为先”的理念指导实践,充分发挥业务导师、德育导师、管理干部、研究生骨干四支队伍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各个环节有机融合,收到了明显效果。由于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业务导师的作用在学生的个体教育中十分突出。为此,学校充分发挥业务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坚持业务指导和育人相结合。在博导的遴选条件中,学校明确了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范围,并对导师在指导培养研究生的各个环节的任务和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与此同时,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对新增博导的上岗培训工-作,并请有经验的导师介绍实践经验。通过这一环节,让青年博导了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指导研究生工作的规范及要求。同时,学校还不定期在网上开展“良师益友”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导师的典范,发挥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如今,“学生有问题,导师是第一责任人”的概念已经成为4000多名浙大教授、副教授的共识。在采访时,大多数研究生表示,他们从导师身上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做人。 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是浙江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一个创新,学校党委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抓党建促德育,抓支部带小班”的理念,于1996年应运而生了德育导师制度,并在四校合并后继续坚持和完善。现在全校有一支800多位各学院业务导师或党政管理干部组成的德育导师队伍,集班主任、辅导员、支部书记的职能于一身,每50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配备一名德育导师,负责研究生党建、日常教育和管理,学校还制定了考核条例,每年考核之后对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医学院04级研究生陆意告诉笔者,德育导师王老师是除业务导师外她平时见面最多的上位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去年,王老师得知有位博士生经济:非常困难,立即在自己科室和实验室开展募捐。在浙大,研究生遇到思想困惑和生活难题,都愿意与德育导师[交流、沟通,德育导师也都会尽心尽责地为学生释疑解惑。 在强化老师教书育人职能的同时,学校将日常管理与育人相结合,在体制建设上和管理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努力营造适合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研究、生活环境,使思想工作渗透到管理工作中,避免研究生思想教育与研究生日常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党政管理队伍管理育人的作用,将占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50%的编制按照每个编制13500元的额度拨给各个学院,用于研究生管理和研究生助管的聘请。从南京大学保送到浙大的U4以古代文学研究生顾及当年在保送工作中遇到一些程序上的问题,人文学院研究生科的沈玉老师很热心地帮他与古代文学专业的老师联系,帮助他解决了问题。顾及说,这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可以更专心地准备面试。 在坚持业务指导和育人相结合、党建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日常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之外,浙江大学还十分重视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管理。学校成立了研究生干部讲习所,每年遴选100名左右研究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组织报告、团队训练、参观考察等活动,提高研究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已经开展了10年的研究生挂职锻炼工作,在经历了尝试、逐步推广阶段之后,目前每年利用暑期派往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的研究生已达250多名。研究生骨干队伍的建设不仅在各项工作中锻炼了一批优秀青年,同时,也使得学校着力构筑的育人环境与学生自我教育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期次:
第208期
版次:
6
来源:
浙江大学报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