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首次以国家为“主题”举办交流活动,浙江大学首届“瑞典周”开幕

浏览量:33下载量: 0
作者:
涵冰
出版日期:
2006-10-20
正文快照:
本报讯10月11日至19H,浙江大学启动首届“瑞典周”,20余位瑞典科学家组团来到浙大进行参观交流。15日下午,来自瑞典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主席SuneSvanberg教授为浙大学子作了《科学的魔力一诺贝尔与物理学》科普报告,他在报告中说:“诺贝尔鼓励好奇心驱使下的自由自在的研究。”.SuneSvanberg教授从1998年起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2004年起担任评委会主席。报告中他回顾了近几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工作,谈到“该如何获得诺贝尔奖”时,Svanberg教授说用五个带感叹号的句子阐述了他的“诺奖观”:必须是新发现或新发明!终身奋斗也不一定能拿奖(只看功劳不看苦劳)!开创性的成果!持续的影响!有实际价值!他说,所有的诺奖得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富有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他建议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重创新环境的营造,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因为“诺贝尔鼓励好奇.心驱使下的自由自在的研究。”一个好的科学成果有时候就来自一个灵机一现式的想法,而不是像培养运动员那样机械式的训练。
期次:
第217期
版次:
1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