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难忘的“糠菜代”生活

浏览量:36下载量: 0
作者:
杨达寿
出版日期:
2006-11-24
正文快照:
一件事被人记着、念着,那是难得的事;一件事被许多人记着、念着,那更是难得的事;一件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磨蚀,仍被许多人清晰地记着念着,那是最为难得的事了。2005年春,机制592班毕业41年聚会时,大家都记着、念着上世纪60年代初那一段“开荒种地、糠瓜菜代”的艰难生活。1959年9月4日,我从义乌农村来到浙江大学机械系求学,与中学最大的不同是吃饭。每天“两干一稀”,即早餐吃稀饭,中晚餐吃米饭。机械系食堂很大,同时可容两千多人吃饭。开饭时,餐厅的东西南北中,隔几米放上一木桶饭,大家随到随盛,不作限量。这对正处长身子的大饭量的男生来说,真是大享“肚福”,似乎已忘记了“饥饿”的困扰。就吃菜而言,也只是由学生轮流分打,几大木桶分别盛着四五种菜,你手一点,值日同学就会给你一大勺,菜不够吃,可以再去要。1960年春,国家开始全面经济困难,大学生每月供应33斤粮食,也难以支持“两干一稀”的一日三餐,于是食堂里发放了中、晚餐饭卡,由工友凭卡供应主食米饭。在月底,每班生活委员去食堂领饭卡,每人一张,每张饭卡画有许多小格子,每一小格代表16两制一小两米饭。就餐时,大家排队凭卡取饭,由每班轮值劳动的同学画卡。
期次:
第220期
版次:
4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本期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