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 在线预览 在线预览

以琢玉成器之态,积跬致远桃李成蹊——访浙江大学第十届“三育人”教书育人标兵阳永荣

浏览量:46下载量: 0
作者:
杨金
出版日期:
2020-11-06
正文快照:
他像是一位琢玉的匠人,细致地雕琢着手里的每一块璞玉,不厌其烦地精心打磨、剖光,直至璞玉成器……三十多年的岁月白驹过隙,求是园里学子代代更迭,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阳永荣仍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践行着育人初心。 因材施教,琢玉成器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一样的。阳永荣三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使他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治学方针。他说:“学生的个性差异大,传道、授业、解惑的方法也不能生搬硬套,要善于发现、发扬每位同学的优点和闪光点,在弥补或克服学生自身缺点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方能取得最佳育人效果。” 这里不得不提到他的学生王靖岱,按照阳永荣的说法,就是“两人相互陪伴了近20年的科研生活”,对王靖岱的培养就像是雕琢玉器的过程。王靖岱在硕士期间做研究雷厉风行,有想法就立刻实施。但科研工作也讲究慢工出细活,深刻细致。为了培养他的“慢性子”,阳永荣经常与他坐在一起,花两三个小时阅读外文文献,互相分享感悟与体会,为研究把握好方向。后来,王靖岱也选择了留校任教,与阳永荣共同在科研和育人岗位上奋斗,阳永荣也常常嘱咐他:“一心一意踏实做事,正确对待进退得失”。2016年,由阳永荣教授领衔,王靖岱主要参与的“基于声发射监控的聚烯烃流化床反应器新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期次:
第765期
版次:
2
来源:
浙江大学报

作者相关文献

浙江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0571-88273131

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资源上传  |  留言板